全时财经

首页 > 证券 > 正文

*ST锐电的“花式”保壳

本刊特约作者  李国强/文

截至2017年11月底,A股上市公司中共计71只股票被挂上ST或*ST的标签。据2017年三季报,这些公司中有38家在2017年1-9月份实现了盈利,大概率能够全年盈利,其中19家扣非后利润为正数,如果年报顺利通过审计,它们可以安心摘掉ST的帽子了。净利润为正而扣非净利润没能为正数的,由于满足了基本的要求,也可以继续戴着ST的帽子再苟延残喘一年。

作为上市公司中最为极端的一个群体,为了保住“上市”这块金字招牌,这些ST公司的各种神操作还是非常吸引眼球的。本文以*ST锐电(601558)为例,了解其花样百出的保壳方式,来挑战一下投资人贫乏的想象力。

处境艰难

每次自驾出去游玩,会看到许多山头上竖立着大风车,有时候会找个好的位置停下车来合影,这便是近年来非常普及的风力发电装置。但是,由于风电的特殊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了部分区域的弃风限电,再加上中国的能源管理存在着不足,资源配置过度集中,风力发电成为一种“过剩”能源。相应的,风电配套厂商也就受到了市场的清洗。华锐风电就是一家惨遭市场洗礼的风电公司,2016年,由于弃风严重,亏损高达31亿元(2015年亏损44.5亿元),公司证券简称也再次戴上*ST。

通过*ST锐电的年报,可以发现这家公司2016年过得步履维艰。

两家全资子公司大连装备、大连临港的总面积共计55.5188万平方米的两块土地被政府认为是闲置土地,下发了《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决定书》,后来交了罚款才要回来。

由于和连云港中复连众的仲裁纠纷,公司持有的四家子公司股权以及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ST锐电与中复连众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上海华锐100%股权及其相关债务和收益一并转让给中复连众,转让价格为2.49亿元,用于抵偿公司对中复连众对应数额的债务;与江苏华锐、中复连众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将江苏华锐部分资产作价2.81亿元,用于抵偿公司对中复连众对应数额的债务;以上两项合计抵偿债务金额为5.3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原第一大股东萍乡市富海新能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减持公司股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

而公司股价也一路步入下滑,从2016年年初的4元多,坐滑梯到了年末的2元多,现在进一步滑至1元股。

事实上,风电是一种非常值得大力提倡的新能源,由于中国现阶段缺乏统筹,补贴政策不够合理,风电建设过度集中,造成了虚假的过剩,并让相当一部分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这对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与大部分经营不善、产能落后的其他ST公司相比,*ST锐电的技术实力并不差。先后完成了 SL2000/110/116/121高原型与台风型、SL3000/121台风型、SL5.X/155新一代海上机组的设计开发工作,并承担了上海市科委“深远海上风电机组设计开发及运维相关技术研究”课题、科技部“海上风电场送电系统与并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子课题等科研任务。此外,还拥有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授牌的、以海上风电技术装备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研发中心——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在海上风电机组技术研发领域实力雄厚。

这么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却背着巨亏的重负,2017年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为了确保不退市,与一些激进开展多元化经营、重大资产重组的企业不同,*ST锐电采用了保守治疗的方式。虽然保守,却也竭尽全力,几乎运用了所有可能的“财技”来保壳。

八方来援

一般而言,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只需要一种或者少数几种“财技”就可以挽救退市风险,而*ST锐电则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会计科目。

常见的“财技”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政府补助、投资收益和关联交易等。由于在2013年使用过一次会计估计变更的“财技”,因此不好在2017年故技重施,但其余的技巧在2017年半年报和三季度季报中悉数登场:

一是缩减主营规模。2015年,*ST锐电营收13.9亿元,净利润-44.5亿元;2016年营收9.4亿元,净利润-31亿元。好像发现了个规律:卖得越少赔得越少,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于是,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ST锐电实现营业收入4300万元,只有上年同期的八分之一,营业利润缩窄到-1.6亿元,净利润变成了3.7亿元。

二是冲回资产减值损失。以前发生的减值损失,能找回一点是一点。必须要提2016年的减值准备,在上市公司年报附注标准格式的14项减值准备中,常用的有8项,而*ST锐电在2016年用掉了7项,合计超过11亿元。由于华锐风电在2016年亏损31亿元,因此,这11亿多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并没有让企业的亏损性质发生改变。

但是,这些巨额的减值损失却为来年的净利润埋下了伏笔。在2017年的三季度报表中可以看到,资产减值损失冲回了6000万元,在年报中,这个冲回的数字可能还会扩大。

三是出售子公司获取投资收益。与第一大股东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全资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大连)临港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大连)装备有限公司转让给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美其名曰优化闲置资产,提高整体资产质量,降低日常经营费用,减少负债,实现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经营风险。实际上借此项业务,华锐风电获得了2.2亿元的关联方投资收益。

四是政府补助。许多效益较差的公司,关键时刻都会有政府拔刀相助。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上市公司是地方的纳税大户和对外宣传的名片,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政府往往会给予名目繁多的补助,协助企业渡过难关。*ST锐电获得了政府4300万元的补助,与其他类似企业相比,虽然金额相对低了点,但相对于上年度1700万元增加了一倍还多,并且能在最终的2017年年度利润表里起到一定的作用。

五是处置固定资产。这也是ST类公司常见的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卖房、卖车甚至卖车位来谋求利润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这方面*ST锐电并没有太大手笔,但也没有错过,仅仅处理了140万元的固定资产。

六是索赔收入。半年报中在营业外收入里有高达4.13亿元的索赔收入,这是最让笔者吃惊和难以理解的神操作了。竟然从与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那里要到了4亿多元的质量赔偿,后两家公司分别是第一大股东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孙公司。这一年来,第一大股东为华锐光电操碎了心,2016年仅收购闲置子公司和支付赔偿就为之掏了6亿多元,这个大股东当的也是相当的憋屈。

根据公告,*ST锐电与第一大股东旗下的这两家公司自2006年开始合作,截至2017年5月31日,累计拖欠供应商货款13亿元。截至2017年5月,针对供应商的全部产品所产生的全部故障问题(公告的这一部分是很有想象力的,全部产品都有质量问题),提出总额为12.96亿元的故障索赔,经双方共同甄别确认,其中7.03亿元为非供应商责任,供应商不承担赔偿责任,其余5.93亿元责任待确定。针对待确定部分索赔,双方根据共同委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英国Romax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诺迈士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出具的失效分析鉴定报告划分质量责任归属,最终确定需承担的赔偿责任为5.35亿元。本着友好合作(同一个老板怎么都好合作)的原则,双方决定赔偿金额为4.13亿元。

但是,*ST锐电并没有真正拿到这笔钱,只是在拖欠的大额货款里抵扣掉了这一项。因此,*ST锐电的现金流并没有因此得到任何改善。

七是预计负债冲回。由于*ST锐电2015年年度财务造假,导致证监会立案调查,考虑到可能面临的诉讼赔偿,公司在2016年提取了超过8亿元的预计负债。但是到2017年9月份,2017年度实际仅支出了几十万元。这是一个留给未来的蓄水池,在效益不好的年份,还可以开闸放水增加利润。

八是关联交易。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利润“修饰”的重灾区,由于关联交易操作方便、利润可控,几乎所有ST企业都存在着大额的关联交易。截至2017年9月,华锐风电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仅有4300万元,而3.7亿元的净利润构成大多来自非经常性损益,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这两部分基本都是第一大股东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来买单。

涉险过关后的华锐风电何去何从?从公司提供的半年报里,可以读到了管理层的雄心壮志:公司积极调整发展战略,紧抓陆地低风速、分布式、多能互补、微电网以及海上项目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布局风电产业,致力于实现“以风电产品研发制造为核心,集新能源产业投资、综合服务与金融服务为一体,多元化经营发展”的企业长期发展规划。

笔者也真诚地希望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从事新能源的企业欣欣向荣,还给我们一片蓝天。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