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财经

首页 > 投资 > 正文

“永不上市三大家,华为顺丰老干妈”,顺丰目前成为第一

编者按:

年终将至,又到了盘点时。一些焦点人物、焦点企业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代表了新的发展现象,新的问题。

《国际金融报》小编就发现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顺丰说不上市,结果一不小心,一度成为深市市值老大;京东说不弄P2P业务,结果现在要玩了;而同样坚决表示不上市的娃哈哈,现在也想要上市了。

这些大企业“食言而肥”了,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1顺丰食言上市,王卫有何考量

12月14日晚间,顺丰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省政府签订《关于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合作协议》。

按照协议,顺丰方面以自有资金出资23亿元,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顺丰、深圳市农银空港投资有限公司将按照49%、46%、5%的比例,出资成立机场合资公司,建设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

而就在不久前,顺丰才买了两架波音747货机,于“双十二”正式完成产权交接。

“价格也不贵,3.2亿而已”。

业内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没有上市的顺丰,也能做这些事情,只是不会这么从容顺畅。

在中国商界有一句顺口溜:“永不上市三大家,华为顺丰老干妈”。

顺丰成为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食言的。

2011年,王卫罕见地接受了采访,并说:“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

此后,顺丰高管公开露面,对于上市问题基本上都延续了王卫的否认态度,包括2013年的顺丰首次融资,当时顺丰副总裁王立顺强调,顺丰开放股权意在核心业务发展方面“再提速”,目前没有上市计划。

有网友表示,顺丰与外面那些跑马圈地的“妖艳贱货”画风完全不同。

然而,王卫终究默默吞回了自己的话,并且在一年内迅速地完成了“上市圈钱”的步骤。

2016年2月18日,顺丰发布《上市辅导公告》,拟在国内证券市场IPO,目前正在接受券商辅导。

随后顺丰很快改变了IPO计划,转而寻求借壳上市。

2016年5月30日,停牌1个多月的鼎泰新材公告,顺丰控股拟借壳。

2016年12月,王卫任上市公司总经理,鼎泰新材原管理层辞职,完成置出资产。

2017年2月24日,顺丰控股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正式登陆A股。

顺丰上市消息刚出时,有人骂有人赞,有媒体戏称,这是“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网友表示,顺丰这个曾经无比骄傲、不肯委身的“大美女”,终于要将自己的“个人资料”(招股说明书)挂上了国内著名“相亲所”(深交所),王卫老板也开始食人间烟火了。

而当顺丰问鼎了深市市值之王,一度超过3000亿元,一举超过三通一达之时,更多的人接受了现实:顺丰“食言”了,也“肥”了。

一场资本盛宴,令王卫身家一度超过马化腾,令顺丰的员工收获大大小小的红包,更丰溢了一级投资人们的腰包。

天风证券交运团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顺丰上市有一级投资人的推动,但顺丰绝对不是被逼的,他们是欢快地融入资本市场。

2016年被称作快递企业上市元年。中通赴美IPO、圆通借壳大杨创世、申通借壳艾迪西、韵达借壳新海股份,全峰快递新三板上市、德邦物流已在上交所提交IPO申请,宅急送也公开表示过自身的上市计划。

整个快递行业都在拥抱资本。

虽然不上市也有红利,但什么样的红利能够让一个公司抗拒资本?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顺丰的成本近年来一直在上升,飞机等重资产的投入和维护,在金融、电商、供应链方面的试错,样样都需要资金。“顺丰一直是一家很有野望的公司,股票市场融资相对而言比较方便,成本可控度高,能够让顺丰利用成规模的资金发展规划。而且,国际快递巨头总有踏入中国市场的一天,不攒点资本,怎么打仗?”

也是2011年,《创业家》的封面故事《快递中国:顺丰疯长的故事》里就有一段这样的预测:

如果说顺丰未来发展最大的变数,可能就在上市和国际化这两件事情上。

在顺丰18年的发展历史上,要么是用自己赚的钱扩张,要么是向银行抵押资产获得贷款。顺丰是一家100%的家族企业,王卫100%一个人说了算,也从来没有用投资者的钱。

但是,如果顺丰要继续向FedEx学习,把国际化进行到底,那是一件需要极大资本投入的事情,VC和PE必然要进入。

以资本的逐利性,顺丰上市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还未上市的企业家,为了自己的信誉,还是不要先下论断说不上市了。

2刘强东为何食言染指P2P

说起“食言”,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算是一个。

今年2月10日,京东集团举办了声势浩大的2017年开年大会,刘强东在演讲中提到 “在P2P最火的时候,国内某家公司把公司名字都改成匹凸匹,连续五个、十个涨停板,这时候我们京东金融依然没有做所谓的P2P业务”。

“什么是价值观?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不为外界所动,永远不会为短期的利益所动,永远目标长远,永远强调我们的价值。”刘强东说。

除刘强东之外,京东金融的其他高管也在公开场合将自己与P2P业务做隔离。2016年5月,主管京东金融最赚钱业务——供应链金融的京东金融副总裁王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从京东金融的生态看,具备打造资产和投资对接的P2P业务,但出于风险隔离以及监管合规,京东金融目前没有做P2P的打算。

曾多次与P2P划清界限的京东金融,却突然做起了P2P业务。

日前,厦门金融办再次领全国之先,对外公示网贷机构备案名单。在5家公示网贷机构中,一家携带京东基因的网贷公司“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旭航”)悄然出现在厦门金融办网贷机构备案公示名单里。

据了解,京东旭航于2017年9月27日在厦门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张雱,注册资金5000万元,由天津大新君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而天津大新君由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是京东金融旗下子公司。

这意味着,京东成为BATJ几大巨头中率先明确涉足P2P领域的公司。对于公示结果,京东金融大方承认:京东金融将建立具有影响力的网贷品牌,让老百姓放心地投,安全地投。不过,对于具体的业务规划,京东金融表示一切还处于筹备阶段。

刚刚成立的京东旭航,只是市场上数千家P2P平台中的一家,之所以受到关注,并不仅仅因为这是首批备案的企业,可能还跟包括京东掌门人刘强东在内的一干京东高管“不做P2P”的表态有关。

刘强东为何突然食言去做了P2P的备案,这一转变的背后又是出于什么考虑?

有分析人士认为,京东金融此前之所以高调宣传不做P2P,是因为此前网贷行业比较混乱,企业资质良莠不齐,监管政策也不甚明朗。尤其是e租宝等事件爆发后,跟P2P沾边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监管风险。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过去几年中,京东金融也并非像其高管对外所说一般远离P2P行业。

早在2014年,京东金融曾在各大招聘网站挂出了招聘网贷岗位的信息,覆盖了P2P平台运营的所有环节。

2015年与2016年,同样也在招聘网站上挂出了网贷相关职位招聘信息,主要职位为运营主管(P2P)与P2P运营岗。招聘信息显示,该部门系京东金融新成立部门,“发展前景无限”。

最新的一次对于P2P方面的招聘来自2017年,京东金融在2017年1月10日发布了招聘P2P/P2B方向产品经理、风险定价方向P2P运营岗与资产证券化方向P2P运营岗等职位,目前该招聘已失效。

一旦政策明朗,对于京东金融这样一家有意对标腾讯和阿里,志在打造互金巨头的集团来说,P2P则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环。从2013年10月开始,京东金融的业务布局已经覆盖了九大业务板块——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京东金融的高管也曾经多次公开表态:“对一切金融牌照感兴趣”,“你能想到的业务我们都要做”。因此,声称不做P2P只是其权宜之计。

从和阿里、腾讯的竞争来看,P2P也是京东金融值得全力投入的一块市场。整体来看,京东金融所属的业务中,除依托京东电商生态的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板块有所起色外,其他业务和蚂蚁金服以及腾讯差距甚大。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京东金融在支付,尤其是线下支付领域的失守,而互联网金融业务又主要是在支付账户之上生长起来的。

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的统计显示,蚂蚁金服的支付宝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瓜分了第三方支付市场将近95%的市场份额。在2017年二季度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统计中,京东支付与壹钱包、联动优势、连连支付等打包组成了“其他”,共占据5.8%的市场份额。由于支付业务没有像阿里、腾讯一样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目前京东金融的业务体量和蚂蚁金服以及腾讯差距较大。或许,开启P2P这个蚂蚁金服和腾讯都未曾深度接入的领域,对京东金融也是一个无奈而又现实的举动。

3曾经“不差钱”的娃哈哈怎么了

娃哈哈变了!或者说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变了!

近日,前首富宗庆后在企业三十周年庆典活动时一改此前“不差钱不上市”的论调,表示在适当时候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

“食言”的宗庆后和娃哈哈顿时话题感十足。

一改以往对资本市场不感冒的强硬态度,想要“在适当的时候考虑上市”的娃哈哈近些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难道今年已经72岁的宗庆后又有新的目标,还是娃哈哈需要借助资本市场才能谋求企业进一步发展?

用宗庆后的话说,娃哈哈经营很稳定,不仅不缺钱,还有大量存款,而且每年都分红。

不过,2015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报告》显示,娃哈哈以720亿元的收入排名第31位,2016年在该榜单上娃哈哈则是以494亿元的收入排名第70位,2017年以456亿营收排名第327位。

两年排位下降近300位!这还是原来动力十足的娃哈哈吗?

营收下滑,这离此前宗庆后定下的销售收入突破千亿的目标似乎越来越远。

由于受中国经济不景气因素的影响,食品饮料行业增速放缓,而业绩下滑几乎成了当下食品饮料行业的一个关键词。与此同时,娃哈哈自身也同样面临品牌老化的难题。除原有的营养快线、爽歪歪以及AD钙奶等产品外,娃哈哈近年来也并未能成功推出新的明星单品,造成产品青黄不接。

“从娃哈哈近年来的发展来看,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似乎不复存在,如何重塑娃哈哈的辉煌,打造宗庆后定下的千亿营收俱乐部也需嫁接资本的力量,进行企业全方位的创新。”一位食品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目前食品饮料企业盈利模式已经发生变化,从原来单纯的产品盈利思维叠加到资本盈利思维。”在食品专家朱丹蓬看来,既有产品思维又有资本盈利,对于食品企业的多元化、企业跨界、企业抗风险以及消费者认知会更好,而且上市公司的品牌力要比非上市公司的品牌力更强。

娃哈哈也很难再通过自身内生性发展,通过上市以获得更多资金,并可进一步并购区域和各个细分行业的企业,进行外延式的发展。从原来内向扩张变成并购式的外延扩张,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有分析认为,若娃哈哈正式上市,公司的股份结构、管理架构均将得到改革,同时引入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不过,尽管娃哈哈依旧是饮料行业巨头,但下跌的业绩或许会在其上市路上增添阻碍。

如今消费者选择面越来越广,其他品牌新产品出现势必会挤占一部分原有市场份额。

“从营收额利润来看,娃哈哈面临市场拓展无力、业绩停滞甚至衰退的局面,或导致工厂生产不饱和、成本上升、议价能力的下降以及品牌老化和消费者流失。”品牌营销专家陈玮指出。

其实,娃哈哈也曾尝试改变,在饮料行业之外进行多元化业务拓展,也可间接分散经营风险。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0年,娃哈哈便进军奶粉行业,2012年,娃哈哈又斥资17亿元投资娃欧商场,2013年,娃哈哈还高调进入白酒行业,推出领酱国酒。

但娃哈哈多元化尝试似乎都无疾而终。关于奶粉业务,宗庆后曾自曝并未盈利。在杭州开的娃欧商场也因拖欠租金被曝解除合同,领酱国酒更是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实际上,如今企业如果独自承受经营风险必然要更艰难,而通过融资能很大程度上分散经营和投资风险。

其实娃哈哈要上市早有征兆。

早在今年3月底,市场就传出中国糖果可能易主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独女,也是娃哈哈目前唯一接班人宗馥莉的消息,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娃哈哈或谋求借壳上市,不过最终收购并未成功。

“娃哈哈现在不算缺钱,但不上市、不进行股改很难吸引到更多高级人才和新鲜血液,家族体制的娃哈哈不上市好比‘土八路’,上市后能引入更多的战略投资者。”陈玮表示,通过上市也可以把企业内部矛盾如宗馥莉的这种年轻改革派跟娃哈哈的创业元老们协调处理,这是能看得见的改变。

“宗庆后从不上市到考虑上市的转变,也是为女儿宗馥莉接班做长远布局。”朱丹蓬认为。

只是,据媒体报道,娃哈哈拥有15000名股东,而国内上市要求公司股东数一般在200名以内,娃哈哈在这一方面远远超标,如何整合诸多股东手上的股权,将是娃哈哈面对的一大难题。

记者 郑馨悦黄林夕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