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财经

首页 > 基金 > 正文

基金公司“自购”风险:今年自购27亿 有浮亏近500万

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叶峰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基金公司的各类宣传中,经常能看到一个字眼——“自购”,似乎这已经成为卖基金的一大看点。

在很多投资者看来,如果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经理愿意购买自己管的基金,起码意味着其愿意和投资者绑在一起,有利益风险共担的感觉。

从这一层面来看,自购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投资者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购买这类基金,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收益。

比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注意到,有只基金去年9月份成立至今,1年多的时间,净值就已经只剩0.5元多,而基金公司股东、基金经理等人员成立时分别都自购了约500万元。

今年自购次数达214次

说起自购,其实在基金的自购行为中,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金公司因为定开产品的设置原因,必须要进行1000万元的自购,这类更多是由于产品的属性,而另一类则是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员工的自购。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7日,基金公司总的自购次数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2倍多,79家基金公司自购次数达到214次,总金额约为27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97次,总金额约为18亿元。

再具体到基金公司,今年以来,有2家基金公司自购次数超过10次,分别为广发基金和创金合信基金,有14家基金公司的自购次数超过5次,而去年同期仅有4家公司自购次数超过5次,没有1家超过10次。

显然,基金公司今年对于自家产品,不管是出手的次数,还是出手的金额,都毫不吝啬。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上,多家基金公司更是全员自购。有基金公司员工甚至开玩笑说:“发工资感觉就是发份额,因为发了工资就买了基金。”

还有基金公司员工说:“我不仅自己买了,还发动了全家上下都购买了,加起来估计也有几十万元。”

而在其他产品上,近期也有多家基金公司在产品海报上打出“自购”的字眼,瞬间让人有种都在集体自购的感觉。

基金自购并非没有风险

虽然自购看上去很美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投资者信心,然而在自购的基金中,其实业绩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以金信价值精选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9月1日,属于发起式基金,成立时有效认购总户数仅为8户,募集期净认购金额为1010.1万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1000万元中,基金管理人股东认购了约500.03万元,基金管理人认购了10万元,而基金经理等人员认购了约500万元。

最新的三季报显示,该基金的份额在这一年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略微有点增长,A类和C类份额累计有1142.14万份,不过资产净值仅为735万元,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缩水。从基金净值来看,截至9月底,基金单位净值为0.6436元,也就是说,从去年9月1日至今年9月底,短短1年左右时间,基金经理等人员认购了的500万元,已经浮亏约178万元。

而根据11月6日最新的净值0.5422元计算的话,基金经理等人员认购了的500万元,相当于1年多的时间,就已经浮亏约229万元,差不多接近一半。

如果把基金公司股东的500.03万份也算上的话,那么两者累计1000万份的份额,在基金成立1年多以来,已经浮亏将近500万元。

当然,这只是众多基金中的一例,不排除还有不少自购基金其实还有着比较不错的表现,因此对于基金公司自购基金,投资者还得结合基金公司实力、基金经理过往业绩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切勿只看到有自购就盲目买入。

本文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出处:全时财经 - http://www.infoall.cn/jijin/20181113/460241.html